我校召开2019年本科教学与科研工作总结大会

发布时间:2020-01-16浏览次数:379

111日下午,我校在敬贤堂召开2019年本科教学与科研工作总结大会。相关校领导;各职能部门、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学院(部)领导班子、教务秘书、科研秘书、教师代表;校级科研机构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教学督导委员会委员;教务部、科学技术研究部、人文社会科学处全体人员参加了会议。大会由校党委副书记邓敏主持。

蒋星红副校长从五个方面作苏州大学2019年本科教学工作总结汇报。2019年学校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公开汇报展示示范性课程,完成了“人工智能”新专业申报,“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实现首轮招生。同时建设首批通识核心课程8门,已建设完成校级-省级-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培育和质量监督体系,并获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14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4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9项,推荐五类国家级一流课程14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认定2项,推荐申报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2个。此外,学科竞赛获奖级别提升,获奖数量增加;出国(境)交流活跃度高,获资助人数在省内名列前茅;本科生升学深造率持续增长。2019年度还完成了5个专业现场考查,截至目前我校已有11个专业正式通过认证,专业认证取得明显成效。蒋星红指出,未来要继续落实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各类教改教研成果项目的培育与建设,推进专业认证工作,抓好五类金课建设,深化课程项目改革。

张晓宏副校长作苏州大学2019年人文社科工作总结汇报。2019年学校共获国家社科基金各类项目47项,再创新高,其中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面上重大项目、艺术学重大项目、专项重大等重大项目获立5项。艺术学重大项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重大研究专项两类项目立项数均居全国首位;后期资助项目立项数位列全国第11,省内第1位。SSCI收录论文191篇。4位教授入选社科英才,8位教师入选社科优青。新增省部级平台1个;“对话苏州”品牌活动入选“2019年度江苏智库实践十佳案例”;刊发决策咨询报告40余篇。在表彰2019年人文社科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后,张晓宏分析了人文社科科研工作情况,指出未来工作重心将着力在四个方面:一是强化学科建设引领作用;二是加强文科科研队伍建设;三是充分激发科研队伍活力;四是提升科研服务管理能力。

路建美作苏州大学2019年科技创新工作总结汇报。2019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8项,位列全国第18位,连续八年蝉联全国20强;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及课题20项;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创新历史新高;获教育部科技奖5项,其中首获青年科技奖1项;获批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项;SCIE论文2684篇,位列全国第24位;高被引科学家19人次,位列全国第5位;自然指数全球排名第49位,全国排名第13位;位列中国高校专利实力百强榜第26位;入选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在表彰2019年科技创新工作先进单位表彰后,路建美指出,当前我校科技创新工作面临着欠缺高水平人才和团队、欠缺高质量大科学交叉平台和重大科研成果、科研支撑体系亟待完善等问题和困难,要“学科、人才、科研”三位一体推进学校科技创新工作发展,重点推进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集聚高端创新人才队伍,二是建设优质大科学交叉平台,三是增强服务地方显示度,四是完善科研支撑保证体系,五是加强科研诚信监督体系建设。

随后,校党委副书记邓敏宣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2019年度本科教学和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名单。

校党委书记江涌为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奖并合影留念。

熊思东校长在总结讲话中对获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祝贺,对在教学科研工作中付出努力和做出贡献的全体教职员工表示感谢。熊校长指出,过去的一年学校在教学科研中取得了可喜成绩,形成了一些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示范经验,但是对于面临的困难挑战和现实差距,还要通过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来寻求突破。

熊思东校长强调,立德树人、为国育才是大学的本分,开展创新性科学研究是大学的使命。对标一流大学建设,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设置的社会适应度、本科教育的投入保障度、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建设的设置优化度、教学过程的质保有效度、教学改革的成果显示度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与提升。他指出,全校上下要凝聚共识、提高认识,践行“四个回归”、坚持“以本为本”,进一步巩固本科教育的基础性核心地位,完善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贯彻落实一流本科教育改革行动计划。在加强科学研究方面,熊思东校长指出,要在学科、平台、团队、生态建设等方面做出努力,加大力度引进一批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学术大师和青年才俊,打造一支具有量值和活力的科研人员队伍,同时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培育跨学科、跨学院的交叉研究平台,通过数据深度挖掘,建立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资源数据库,并运用科研重器助力原创性科研突破。在推动学校教学科研工作迈出新步伐的新起点上,加快推进人民满意、国际认可、世界尊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