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第三届中法血液学高峰论坛在巴黎隆重举行。会议期间颁发了年度“圣安东尼-EBMT(欧洲血液与骨髓移植协会)成就奖”,我校附一院吴德沛教授团队和法国Didier Blaise教授团队同时荣获该项殊荣,EBMT巴黎办公室主任Nobert -Claude Gorin教授为其颁奖,高度赞许他们在血液诊治及移植领域的突出贡献,中法血液学60余位专家教授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圣安东尼-EBMT(欧洲血液与骨髓移植协会)成就奖”是一项依据法国法律设立的国际性医疗奖项,面向中国、法国及欧洲血液学领域中做出科学创新及卓越成就并为推动中法、中欧血液学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团体或机构。自2013年起先后颁发给6位中法专家,吴德沛教授是继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黄晓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陈赛娟院士之后获得该项奖励的中国杰出代表,这也是本中心连续第二年获得安东尼-EBMT奖项,此前,阮长耿院士曾于2014年获得中法血液学交流卓越贡献奖。

心系患者情满怀仁心仁术获美誉
——记2015年度圣安东尼-EBMT成就奖获得者吴德沛教授
三十载似水流年,吴德沛教授始终践行“不求闻达但为良医”的信念,秉承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在工作中精益求精、无私奉献,重塑了无数生命的奇迹。
作为血液科主任,吴德沛教授致力于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在阮长耿院士的统一领导下,坚持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取得了巨大成绩。在移植方面苏州造血干细胞移植团队在他的带领下谱写了《生命20小时》、《生命的回程》、《大爱髓缘》生命三部曲。吴德沛锐意进取,进一步优化关键技术,先后在预处理改良、并发症处理、复发挽救、移植与新型靶向治疗综合治疗等诸多环节上进行了创新,建立了一个安全、有效的移植技术体系。苏大附一院从最初2个移植净化仓到如今46个移植净化仓,从最初每年10例移植到如今每年近500例各类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量连续3年稳居全国第二,非血缘移植量在中华骨髓库排序中连续3年第一,多次获得全国及江苏省造血干细胞移植先进集体称号,患者长期生存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吴德沛教授注重团队建设,亚专科建设是人才建设的重点,血栓和止血、白血病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是苏州血液的优势专科。他通过加强引导和前瞻规划,立足优势专科,带动红细胞疾病以及淋系肿瘤专科建设,形成人才集聚效应。现今,苏州大学血液内科已经建立了专科完善、富有朝气、层次合理的亚专科团队,为学科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学科及医院通过建立苏州大学造血干细胞移植研究所和血液科ICU病房,推动科研创新和临床转化,解决临床困难问题,临床与基础良性互动,蓬勃向上。近年来,学科承担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江苏省优势学科项目、江苏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及江苏省临床医学中心项目,总经费超过1亿元。近五年来,学科发表150余篇SCI文章,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6项。连续五年上榜全国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在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位居第4,获得江苏省临床专科建设争先奖。
吴德沛教授的成绩获得同行高度认可,他被推选为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他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22项;发表SCI论著42篇,核心期刊论著201篇,主编《现代血液病诊断与治疗》、《血液病诊断图谱》、《临床造血干细胞移植》、《实用血液病诊治临床实践丛书》;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各项科研奖励23项。
吴德沛教授教书育人,无论工作多么繁忙,他始终身体力行,亲自带教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他连续15年被遴选为全国统编教材血液病章节核心内容编委,为五年制及七年制、八年制学生提供着中国最权威的学习蓝本。一代又一代的临床医学生从吴教授等人的教科书中启蒙成长。“德心佑天下沛泽惠江东”是一位白血病康复患者家属为他题写的对联,也是患者们对吴医生的爱戴、感激和赞誉的一个缩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