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化部特聘教授黄小青近期在Science在线发表博后期间重要科研成果

发布时间:2015-07-13浏览次数:777

 

近日,Science在线发表了我校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黄小青教授作为第一作者的研究论文《High-performance transition metaldoped Pt3Ni octahedra for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面向氧还原的高性能过渡金属掺杂Pt3Ni八面体)
黄小青教授等人在无表面活性剂条件下,利用“一锅法”在工业炭黑上实现了高度分散的Pt3Ni纳米晶的可控制备,随后在其表面掺杂了各种过渡金属(VCrMnFeCoMoWRe)。掺杂后的纳米催化剂不仅具有超高的氧还原反应活性,而且其催化耐久性得到显著提升,特别是Mo掺杂后的Pt3Ni纳米晶催化剂,其比表面归一活性为10.3 mA/cm2,质量归一活性为6.98 A/mgPt,分别是商用Pt/C催化剂的81倍和73倍。该研究成果有望解决目前质子交换膜(PEM)燃料电池中Pt基催化剂价格昂贵、催化剂耐久性低等缺陷,从而使燃料电池产业迎来技术新突破。
Science杂志是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之一,其发表的论文代表了某一重要科学问题的实质性进展,通常具有深远的学术影响力。
该成果的第一作者黄小青教授,1984年生,2011年在厦门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底,前往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导师为黄昱教授和段镶锋教授。20146月黄小青正式入职苏州大学,现为苏州大学材化部化学学院特聘教授。黄小青教授先后入选中组部第五批“青年千人计划”和苏州工业园区第五届“金鸡湖双百人才计划”。近年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Nat. Nanotechnol.,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Nano Lett., Energy Environ. Sci., Adv. Funct. Mater., Small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研究论文近30篇,研究成果被Nature DailyNature China等国内外期刊媒体广泛报道。
论文地址: